close

  
  高考後考生合影留念(資料圖片)
  高考改革方案出爐,高中文理不分科,深圳一中學教師自髮網絡調查“摸底”學生選科意願
  上周,備受關註的全國高考改革方案出爐。“高中文理不分科”、“高考科目語數外 史地政理化生自選三門”、“取消體育、藝術特長生加分”等諸多力度空前的改革措施一齣,即被輿論驚呼這回是要“動真格”。9 月9日,記者獲悉,深圳第二高級中學教師周建定發起網絡調查“高考改革,您會選哪3 門? ”,累計投票近千次的結果顯示,選擇歷史、地理的最多,而選擇政治和物理的人最少。有專家表示,旨在增加學生自主選擇權、分散高考壓力的“6 選3”方案,在最終錄取制度並未真正突破的情況下,最終的科目選擇方案較為有限,不僅難以達到促進學生素質教育效果,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習負擔。
  文/ 圖羊城晚報記者沈婷婷
  近千人參與微信投票
  記者瞭解到, 高考改革方案發佈第二天, 周建定通過自己的微信公共賬號發佈“高考改革,您會選考哪3 門? ”後經學生和同事的不斷轉發, 截至9 月9 日記者發稿時, 微信參與投票累計人次達到997 人。
  記者查閱結果發現,選擇“歷史”和“地理”的人最多,分別為218 人和210 人,占比均為21%;選擇“政治”和“物理”的人最少,分別隻有139 人和124 人, 占比分別為13%和12%;而“生物”、“化學” 居中, 分別有166 人和140 人選擇。
  周建定分析,從學生的反饋綜合來看, 歷史故事性強比較有趣, 地理、生物科目內容具體、和現實生活相關度大,所以選擇人數較多; 而物理比較抽象,學習難度較大,政治科目可能有比較多一些枯燥的內容,難以引發學生興趣, 所以選擇人數較少。
  周建定表示, 這個投票只能說在一定情況下反映了目前學生的興趣愛好, 但與最後學生選擇高考科目或許仍有一定差異,因為最後的實際選擇包含了除興趣之外許多複雜因素。
  老師疑惑今後課怎上
  “高考改革方案出來後,很多老師都在一起談論, 要是沒有學生選擇某科目, 其在學校的地位及受重視程度是否會受影響。”周建定表示, 發起此項調查的初衷就是想摸底調查學生的大致選擇情況。
  “政治和物理選擇率低對實際最後選擇影響應該不大。”周建定表示,物理作為基礎學科,許多高校院系專業應該會指定物理科目的選擇, 這對學生是一個選擇激勵;而政治方面,國家決策層面上也不會放鬆,或許會要求一定比例的學生選考政治科目。
  “若某些科目希望學生選擇,這種機制下或許會倒逼其改革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,引發學生的興趣, 或許會起到意料之外的好效果。”周建定說。
   不過,令老師們迷茫的是改革真正推開後,班要怎麼分,課要怎麼上,“目前幾十年都是行政化的文理分班,六科任選之後,會不會出現大學里那種選修走課制? ”周建定表示, 若此種方式在高中推開,將會極大地增加學校管理教學的任務工作量;若選擇不同科目的學生仍在一個班級混班教學,如何管理?
  專家稱選科受多方影響
  “要是真的完全沒有人選,就完全可以經過征求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停辦這門課,但目前實際上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。”21 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,首先高中學生會考對各科成績仍有基本的要求;其次,雖然六門課程任選3 門理論上有20 種組合, 但實際上出現的組合將很有限,學生的選擇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。
   “某些專業會對學生選擇科目有詳細的要求,全部選擇歷史、地理、政治的學生一般不會被物理等理工科專業錄取。”熊丙奇預測,改革後高校錄取時,或者不分文理科,按6 門科目的總分排序錄取;或者對不同專業提出不同的科目要求, 或者根據語數外三門計總分,其他科目計等級,由招生學校提出等級要求。但無論哪種情形,學生選擇科目仍不同程度地受制高校的科目要求標桿,教招考一體化的事實仍沒有改變。
   同時,學生選擇還會與其所就讀高中的師資力量和教學引導有關。“歷史科目有名師,選擇的學生自然多一些,某些學校多年沉積在物理方面有特長和優勢,也自然會結合教學實際和學校管理安排引導學生選擇並加強學習。”熊丙奇表示,除此之外,學生還會根據自身興趣、愛好選擇,若沒有什麼興趣愛好,也一般會按照自己的實際分數成績優先選取。
   針對此次高考改革,熊丙奇認為其考試制度作了變化,但錄取制度並未改變,換湯不換藥。熊丙奇表示,高考制度改革由考試制度改革和錄取制度改革兩部分構成,其中錄取制度改革是核心,我國多年高考改革仍集中於考試科目等制度改革,錄取制度改革還鮮有真正突破,脫離錄取制度改革,考試改革的效果將微乎其微。編輯:冉丹
   1
  相關新聞
  非深戶籍高一新生需著手做準備工作
  羊城晚報訊記者沈婷婷報道:開學伊始,備受關註的異地高考3年後將在這批入學的非廣東戶籍高中學生身上得以實現。
  9月9日,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,目前深圳市招考辦已向全市各個高中階段學校發文,要求各校告知非粵戶籍的高一學生及家長有關政策,提醒他們按照規定的報名條件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。
  根 據廣東省異地高考文件要求, 參加普通高考的學生家長應該準備經縣(市、區)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的在深圳市具有合法穩定職業、合法穩定住所並連續3年以上(含3年)持有深圳市居住證(其有效期截止至當年高考報名規定時間),同時按國家規定在深圳市參加社會保險累計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, 其隨遷子女在深圳市參加中考併在父母就業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階段3年完整學籍的, 自2016年起可在深圳市報名參加高考, 與深圳市戶籍考生同等錄取。而對於從2014年起就能在深參加高職類高考的考生,除了滿足以上條件外,在學籍上只需要具有深圳市中職學校3年完整學籍即可。
  條件看起來並不難辦,但是家長如果不認真準備則會出現偏差。
  條件中規定需連續三年社保不能中斷。值得註意的是,參保時間一旦中斷超過3個月, 之前參保時間將歸零,如果父母因為更換工作地方或其他因素需社保轉換,則需留意社保是否能正常繳費。
   另外,有家長認為臨時居住證就是居住證,但其實二者大相徑庭。據悉,這其實是兩個證件,有效期的時間也不一樣。《深圳市臨時居住證》有效期只有6個月,到期未延期的,使用功能自動終止。與《深圳市臨時居住證》
  不同的是, 《深圳市居住證》最長的有效期是十年,通過用人單位集中辦理的《深圳市居住證》,用人單位須為持證人在深辦理就業登記併購買工傷保險。一旦就業登記期滿或工傷保險停繳滿兩個月, 視為在深就業終止,所持《深圳市居住證》將自動轉換為《深圳市臨時居住證》。
 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,近幾年,深圳義務教育階段學校70%以上的學位、公辦學校55%以上的學位提供給隨遷子女。隨著高考政策的逐步放開, 預計隨遷子女在深圳報名參加中考的人數將大幅增加, 深圳高中階段學校的承載能力將面臨較大壓力, 義務教育階段學位壓力也將逐年加大。 編輯:冉丹
  (原標題:深圳中學生選科意願:物理政治"遇冷"歷史地理"吃香"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f32ifcxh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